1、丝瓜
丝瓜有清热解暑的效果。历代医药典籍及其《本草纲目》皆说丝瓜能清热利肠。暑天吃些丝瓜汤,能消暑解热。做汤时烹煮时间不适合长,最好能维持丝瓜的鲜绿色泽。丝瓜皮及其丝瓜花一块熬水代茶,也有防暑解热之效。
2、绿豆
工作及其劳动之余,喝一碗绿豆汤,自有神清气爽、烦渴尽去、暑热全消、心旷神怡之感,这是由于绿豆起到清热解暑、止渴利尿的效果。
3、苦瓜
有人把西瓜当成夏日解暑的珍宝,事实上从理论上说最开胃爽口、祛暑清心的瓜类食品却是苦瓜。中国民间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热、苦味能健胃的切身体会。中医觉得,苦瓜味苦、性严寒、能清热泻火。苦瓜的微苦味道,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、胃液分泌,使食欲大增,清热防暑,所以,夏食苦瓜正相宜。用鲜苦瓜捣汁或煎汤,对肝火目赤、胃热烦渴、胃脘痛、湿热痢疾,皆为辅助食疗佳品。苦瓜泡制的凉茶,饮后消暑怡神。
4、茄子
《本草纲目》上说茄子味甘、性寒、无毒。主治寒热、五脏劳损及瘟病。吃茄子可散血止痛,去痢利尿,消肿宽肠。《医林纂要》称茄子宽中、散血、止泻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茄子中丰富的维生素P,可增强细胞间的粘着能力,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及其增进伤口愈合。所以,常吃茄子可防治脑溢血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等病症,对慢性胃炎等也有肯定医治成效。
5、黄瓜
《本草求真》里提到黄瓜气味甘寒,服此能清热利水,所以,酷热的夏季多吃些黄瓜是有好处的。黄瓜的含水量为96%~98%,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。它含的纤维素非常柔嫩,这对增进肠道中腐败食物的排泄及其减少胆固醇均有肯定成效。
6、冬瓜
冬瓜有非常不错的清热解暑效果。夏季多吃些冬瓜,解渴消暑、利尿。因其利尿,且含钠极少,所以是慢性肾炎水肿、营养不好的性水肿、孕妇水肿的消肿佳品。它附有多种维生素及其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,可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。
7、西瓜
不只能清热解毒、除烦止渴,并且能利尿,帮助消化,所以,大家必须要吃些西瓜。西瓜汁中还附有人体所需丰富的营养物质,如蔗糖、葡萄糖、果糖、瓜氨酸、丙酸、丙氨酸、谷氨酸、精氨酸、磷酸、苹果酸、盐类,及其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等。
8、陈醋
夏季大家饮水较多,胃酸相应减少,使食欲衰退。适当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浓度,生津开胃,帮助消化。倘若在烹调时加些醋,可使胃酸增多增浓,从而增加食欲。夏季是肠道传染病时尚季节,吃醋还能提升胃肠道的杀菌成效。还有,如在烹饪时加入几滴醋,就会减少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,并且有益于食物中铁的汲取。
夏至养生菜谱
菜谱1、虾仁炒丝瓜
丝瓜性味甘平,有清暑凉血、解毒通便、通经络、行血脉、下乳汁等效果。虾中蛋白质含量非常高,而且还含有丰富的钾、碘、镁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、氨茶碱等成分,且其肉质松软,易消化。
材料:丝瓜100克、虾200克、食用油20毫升、盐2克、料酒少许、生抽少许、水淀粉适当、姜丝适当、蒜片适当。
做法:将丝瓜清洗干净并去皮,切成滚刀块,同时将虾去头去壳,并剥出虾仁。然后将虾仁放入碗中,倒入5毫升的料酒与水淀粉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。
炒锅置火上烧热,倒入油10毫升,待油温烧至七成热时,放入虾仁翻炒至虾肉变红,捞出待用。将炒锅第三置于火上烧热,倒入剩余的油,放入鲜姜丝和大蒜片大热门香,加入丝瓜块翻炒一会儿,放入虾仁,调入适当的料酒、生抽、盐、水淀粉,拌炒均匀即可。
菜谱2、清炒马齿苋
马齿苋在民间也叫长寿菜。此菜具备清热解毒,利水祛湿,散血凉血之效果;适应于目翳、心血管疾病、肾炎水肿、热毒泻痢、便血、痔疮出血等。
材料:马齿苋、色拉油、盐、姜、大蒜、香油。
做法:将马齿苋洗净,切成3厘米长,入沸水锅内焯水后捞出,沥干水分;蒜子、姜切末。锅置旺火上,放入色拉油,烧至七成热,下姜、蒜末煸香,放入马齿苋,加盐翻炒均匀,淋香油,出锅装盘即可。(参考网站:美食天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