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阿胶蜜枣
阿胶蜜枣的主要成分是大枣、阿胶。阿胶有补血、滋阴润燥的功用,红枣味甘性温,可以健脾生血,能够帮助改变面色黄白、心慌怕冷、神疲倦怠、四肢乏力等症状,合适体虚、血虚者和产妇食用。
阿胶滋腻、很难消化吸收,脾胃不好的人要少吃,天天不要多于10颗。另外,因其含糖量大,糖尿病病人忌食。
2.龟苓膏
龟苓膏是用乌龟除去内脏,加入生地黄、土茯苓、金银花、甘草、火麻仁等制成,具备清热解毒、祛湿等保健效果。
但土茯苓、金银花、生地黄等均为清热解毒或清热利湿的药物,用于阴虚血热所致痤疮、口咽干燥等,不应将它当作食品甚至零食吃。同时龟板属寒性,脾胃虚弱、腹泻、痛经等的病人最好不要吃,不然或许会加重症状。
3.凉茶
凉茶的主要成分是菊花、金银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。具备清热除湿、滋阴去火有哪些用途。适应常常面红目赤、急躁多语、牙龈肿痛、口腔溃疡,大便干结不通畅,喜欢喝冷水吃冷食者。高血压、心脏病病人中有热性症状的适当饮用也可降燥。
凉茶最好不要喝太多,更不可以拿来当水喝,过量喝凉茶会损耗人体的阳气。天天喝200|400毫升,不适合再多。面色偏白、气短懒言、容易疲劳、手脚冰凉、大便较稀者为寒凉体质,寒凉体质的人尽可能不要喝凉茶。
4.茯苓饼
茯苓饼由茯苓(打成细粉)加强米(粉)、白糖制作而成。具备健脾和胃、利水除湿、宁心安神等效果。
通常情况,茯苓饼适用较广,男女老少皆宜,但出现湿热壅盛引起的大便干结、舌红、苔黄腻等症状和肾阳虚衰而滑精的人应慎用,感冒发热、血糖过高的病人也最好不要吃。
5.秋梨膏
冬天,天气干燥寒冷,不少人常常出现感冒、咳嗽等症状。于是,秋梨膏便成为不少人此时养生保健必须具备的品。不少人都有如此的习惯,嗓子不舒服或是咳嗽时,买上两瓶秋梨膏,取一勺用温开水化开,喝下去甜丝丝的,没一点药味儿,还携带淡淡的梨香,可谓老幼皆宜。
不过,秋梨膏并不是合适所有人喝,更不可以把它当作饮料随意喝。秋梨膏是以秋梨为主料,配以其他止咳、生津、润肺的药物(如菊花、胖大海、川贝、麦冬、茯苓、贝母、蜂蜜等)加工熬制而成的膏剂,对于阴虚肺热之燥咳,特别有效。然而,对于风寒咳、风热咳、痰饮咳、肝火咳等,吃秋梨膏不只成效不佳,有时还会雪上加霜。秋梨膏性凉,脾胃虚寒、手脚发凉、大便溏泻的人最好少吃或不吃,以免虚寒症状加重。还应注意一点,因秋梨膏含糖量较高,因而糖尿患者也不适合食用。
6.酸梅汤
夏天或初秋,不少人容易感受热邪、出汗,加之有人常贪凉饮冷,损伤脾胃,出现食欲不振等,此时可适合饮用酸梅汤。酸梅汤中乌梅可生津止渴,山楂能健胃消食,甘草可补脾益气、清热解毒。
但乌梅含酸性成分较多,故胃酸过多的人不适合多饮;手脚冰凉、胃寒、大便常常偏稀的人应当慎用。除此之外,酸梅汤含糖较多,糖尿病及肥胖超重的人也最好不要喝。
7.薄荷糖
常常吸烟的朋友,为了缓解口中的异味,口袋或者包里、车上都会备置一些薄荷糖。有的喜欢唱歌的朋友也会备置一些,来清爽一下咽喉和口腔。但不少人都不了解,薄荷其实是一种中药,若是正宗的薄荷糖,其中都会含有少量的薄荷提取物,有发散风热,清利咽喉,透疹解毒,疏肝解郁和止痒等效果,能够帮助缓解感冒发热、头痛、咽喉肿痛、无汗、风火赤眼、风疹、皮肤发痒、疝痛、下痢及瘰疬等病症。
但阴虚的人不适合服用。







